本公司保證在內部有關人員間充分溝通影響食品安全的事項。本公司將把獲得的信息體現在食品安全體系的較新上,并把這些信息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本公司保證將下列變更信息及時傳遞給食品安全小組的相關人員,以便利用這些信息進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較新,以保持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這些變更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產品或新產品;
b) 原料、輔料或服務;
c) 生產系統和設備;
d) 生產場所,設備位置,周邊環境;
e) 清潔和衛生方案;
f) 包裝、儲存和分銷系統;
g) 人員水平和職責及權限分配;
h) 法律法規要求;
i) 與食品安全危害和控制措施有關的知識;
j) 組織應遵守的顧客、行業和其他要求;
k) 來自外部相關方的有關問詢;
l) 表明與產品有關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抱怨;
m) 影響食品安全的其他條件。
1.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實行食品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
2.強化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在食品安全應急小組的下,按照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開展監督檢查,落實整改措施。
3.加強從業人員管理。按規定做好從業人員的體檢和日常晨檢工作;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嚴禁無、健康情況不符合或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上崗的現象。
4.加強食品操作程序的日常管理。嚴格把好食品來源關,杜絕不潔、變質及三無產品流入;規范產品加工和運輸操作過程,做到產品安全;嚴格倉庫的管理,防止產品二次污染;做好留樣產品的記錄并簽名,留樣產品必須保留到產品保質期后的一個月;嚴格操作環節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當、時間保證。
5. 規范生產用水的供應工作,設有專人管理,一旦發現變質,立即停用。
1.目的
建立應急狀況的識別和響應機制,確定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制訂相應的預案,在應急狀況發生時做出有效的響應,防止和解決可能伴隨的食品安全影響。
2.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的食品經營活動過程中出現的事故和緊急情況。
3.職責
3.1 食品安全小組組長負責應急準備的協調和管理。
3.2 總經理承擔響應的責任。
3.3 在應急現場的職級的主管負責按本程序做出響應。
3.4 各部門按其職責執行本程序規定。
4. 實施要求
4.1 應急狀況的識別
食品安全小組組長負責對需要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進行識別,同時識別出這些情況會給食品帶來何種危害,并根據公司、社會和環境的變化不斷進行完善。
應考慮的應急狀況包括:
a) 突然停水:清潔工序的質量無法保證和食品制作無法繼續進行;
b) 火災發生:影響加工或服務的環境衛生不符合要求;
c) 病流行:食物和員工有可能成為病的傳播途徑;
d) 地震、臺風、洪水等天災:影響加工或服務資源的完整性,從而影響食品危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e) 突然停電:由電力支持的正在運作的設施設備停止工作,可能導致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變質。
f) 食物中毒:本公司服務的人群中出現食物中毒情況,可能不是孤立的事件,采用本公司服務的所有人都面臨著風險 。
g) 有害物泄漏:摻雜食品,增加食品中的安全危害。
h) 食品供應鏈的突變:供應商的質量事故或供應的中斷等合作伙伴的突然改變等會導致公司食品危害的變化。
4.2 制定應急預案
食品安全小組組長應針對識別出的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預先制定應對措施??煽紤]的應對措施包括:
a) 病流行:在本體系要求的基礎上,按當地疾病防控機構指引應對。
b) 地震、臺風、洪水等天災:天災發生時應遵守有關防災措施。
c) 食物中毒:立即報告有關主管部門和機構,組織對中毒者的搶救。同時按《食品撤回控制程序》要求控制危害的擴散。與有關部門一起分析中毒原因,若是公司提供的食品導致中毒,應進一步尋找出中毒來源的原料和采購、供應商情況,以徹底消除中毒源。重新對質量、衛生、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內部審核,以確定是否有必要修改。
d) 車輛運輸故障:發現生產車輛發生故障,應有備有車輛作為替代。若車輛發生事故,按交通運輸管理局相關的應急措施來開展搶救。
e) 食品鏈的緊急變化:針對這些變化引起的食品安全危害重新進行分析和評估,必要時進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食品安全體系的較新。
f) 辦公區域火災:按照租供方的消防管理規定來開展應急措施。
4.3 響應的**
4.3.1食品安全小組組長應與當地(食品和衛生管理部門)、疾控中心、搶險救災中心、醫院等機構,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和搶險救災途徑。
4.3.2食品安全小組組長有計劃地對崗位責任人進行應急措施教育和模擬訓練,并作好相關記錄。
4.3.3 食品安全小組組長認為可行并有必要時,可組織訓練或演習。
4.3.4 應定期檢查辦公區域應急預案規定的設施設備如消防設施、備用電源、應急照明等,以保證其處于良好的待命狀態。
4.3.5 保持應急預案所需的標識,包括對應急設施設備及其使用的標識、應急電話的標識等。
4.4 應急響應
4.4.1基本思想:如發生事故與緊急情況時,應本著“安全”的思想行動:
a)當自身面臨危險時,應避開危險到安全的地方;
b)迅速將危險或事故情況通知周圍人員;
c)當發生事故或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實施應急預案。
4.4.2 緊急狀況的發現人應立即將情況報告發生狀況的公司,并根據緊急狀況的嚴重程序決定是否打110、119、120報警。
4.4.3在應急現場的職級的主管應在事情發生的時間根據本程序要求采取具體行動,包括:
a) 控制事態,尋找原因并給予消除。
b) 進行必要的人員和物資的疏散。
c) 報告食品安全小組組長或直接報告總經理。在上級的授權下進行外部溝通。
d) 靠自身力量不足以控制事態時,應急指揮者應撥打110或119、120、報警救災。
4.4.4報警時必須講明事故地點,聯絡電話及災難詳細情況,并派專人到路口接警,以爭取搶險時間。
4.4.5當緊急狀況有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影響時,食品安全小組組長要迅速通知客戶,報告事故與緊急情況的內容及采取的應急措施。必要時與食品主管部門進行溝通。
4.4.6總經理決定進一步的響應行動,包括善后和求助等。
1.目的
對與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有關的文件進行控制,保證其適用性、系統性、適宜性和完整性,確保工作現場所使用的文件為有效版本,防止誤用失效或作廢的文件。
2.適用范圍
適用于質量、食品安全管理活動過程中使用的管理文件的控制。
3.職責
3.1董事長負責管理方針和目標、手冊、程序文件和外來文件的批準。
3.2 食品安全小組負責組織編寫,食品安全小組審核手冊和程序文件,批準工作文件。
3.3各部門負責本部門工作范圍內與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關的文件的編寫和審核、使用的管理。
3.4 人事行政部是文件的歸口管理門,負責文件的標識、發放與回收,存檔與管理。
4. 術語和定義
受控文件:是指對文件的有效性進行跟蹤管理的文件。
所有質量\食品安全管理活動,應以受控文件作為依據,任何員工使用非受控文件均應考慮因此而可能承擔的責任。
5.實施要求
5.1文件分類、編號和版本標識
5.1.1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由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工作文件、外來文件、表格和記
錄五部分組成,分別規定編號規則如下:
1)管理手冊:公司代碼-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FSMS-手冊代碼-發布順序號
如GMSW-QFSMS-M-01 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手冊
2)程序文件:公司代碼-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FSMS -程序文件代碼-發布順序號
如GMSW-QFSMS-P-01 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FSMS共用程序文件
3)工作文件:公司代碼-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FSMS -工作文件代碼-發布順序號。
如GMSW-QFSMS-WI-01 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FSMS共用工作文件
4)表格(記錄格式):公司代碼-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記錄代碼-表格的順序號。
如GMSW-QFR-01 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產生的個表格。
5)記錄的編號即記錄標識:使用流水號或*幾頁共幾頁表示。
6)外來文件保留原編號。
1. 目的
通過董事長定期對公司的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進行有效評審,以確保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持續的適宜性和有效性,以實現公司既定的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方針、目標。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董事長主持的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評審會議。
3. 職責
3.1董事長主持管理評審并批準評審報告。
3.2食品安全小組組長負責管理評審的組織、協調工作,審核評審報告,以及評審后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跟進、驗證;
3.3人事行政部負責收集評審資料,編制管理評審計劃和管理評審報告。
3.4 各部門負責提供本部門有關評審所需的資料以及參加管理評審工作,落實管理評審報告中與本部門有關的工作內容,制定相應措施,予以實施。
4. 術語和定義(無)
5. 實施要求
5.1 評審頻次
5.1.1 管理評審每年召開一次,二次之間間隔不**過十二個月。一般選擇在內部審核后和
外部審核之前。
5.1.2 下列情況下,由食品安全小組組長申請,經董事長批準適時進行管理評審:
a) 重大的客戶投訴;
b) 發現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嚴重不符合等;
c) 即將進行*二或第三方審核或法律、法規規定的審核時;
d) 組織結構、資源配置的重大變動;
e) 社會環境、市場需求、法律法規和標準發生重大變化。
5.2 管理評審計劃和準備
5.2.1計劃內容:評審目的、范圍、時間、地點、參加人員、評審內容及評審前期準備工作和資料。
5.2.2計劃由人事行政部編制,食品安全小組組長審核,董事長批準,在評審會議一星期前發給各部門。
5.2.3各部門協助人事行政部準備好相關資料,包括提交相應的書面文件記錄以支持其意
見,并能與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目標相聯系。
5.2.4 參加評審的成員包括食品安全小組組長、食品安全小組和各部門負責人。
5.3 評審輸入——管理評審內容:
a) 對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內、外部審核結果。
b) 內外部溝通活動,包括顧客反饋信息,以及相關方的意見。
c) 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的績效,包括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方針和目標實現情況,產品實現過程和產品質量控制措施和結果。
d) 糾正和預防措施狀況。
e) 以往管理評審會議的跟蹤措施。
f) 可能影響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變更如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情況。
g) 對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提出的改進建議。
h) 食品安全的驗證活動結果的分析。
i) 緊急狀況、事故和召回。
J) 評審結果和體系較新活動
k) 各單位、員工對持續改進的合理化建議等。
5.4 評審會議
a) 管理者參照評審計劃,主持評審會議;
b) 管理者對評審內容做出決定;
c) 人事行政部做好會議記錄工作,記錄各方面對評審輸入的意見 。
5.5 評審輸出——《管理評審報告》:
5.5.1《管理評審報告》的內容
a) 管理評審的一般情況目的、依據、時間、地點、人員;
b) 評審綜述;
c) 評審總結。
5.5.2管理評審總結應包括(不限于)以下有關方面的任何決定和措施:
a) 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及其過程有效性改進的建議;
b) 與客戶要求有關的產品改進;
c) 對相關方和客戶承諾的改進
d) 對資源的配置情況是否滿足體系運行的需求;
5.5.3《管理評審報告》應在評審會議后一周內由人事行政部編制,經食品安全小組組長審核,
報董事長批準,分發到各部門予以執行。
5.5.4 《管理評審報告》的分發范圍:
a) 董事長、食品安全小組組長;
b) 各部門負責人及食品安全小組成員。
5.6 管理評審跟蹤
5.6.1管理評審提出的改善項目由相關部門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按《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執行。
5.6.2食品安全小組組長監督、檢查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
5.6.3由人事行政部保持管理評審的有關記錄。
1)職責:
① 負責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并保持相關關鍵控制點的關鍵限值的記錄;
② 負責設備的日常保養、清潔及殺菌等,并保持相關記錄;
③ 負責本生產區域內的環境整理、整頓、清潔及清掃等。
2)任職要求:
① 18歲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年以上工作經驗;
② 熟悉本崗位生產工藝的要求;
③ 熟悉設備的日常保養、清潔及殺菌和操作要求。
漢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工商局批準并注冊登記的具有法人的綜合管理咨詢公司。公司具有豐富的培訓咨詢人才資源并組建了各個管理模塊的培訓咨詢團隊,致力于通過培訓或咨詢幫助企業解決管理困惑,如:體系認證培訓與咨詢、社會責任驗廠培訓與咨詢、質量管理培訓與咨詢、現場管理培訓與咨詢,精益生產項目、企業管理診斷等。公司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著眼于未來”的宗旨,為選擇了我們公司的客戶提供**來需求考慮的符合企業實際的培訓咨詢方案。 服務區域 服務廣東省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其中珠三角: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粵西:湛江、茂名、陽江;粵北:韶關、清遠、云浮、梅州、河源。 福建省內廈門、福州、泉州、漳州等地。 漢墨提供以下認證及培訓咨詢項目(包括但不限于): 1、認證與驗廠(質量、食品安全、環境、安全、信息安全等): ISO9001(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BRC食品安全**標準認證、IFS、SQF、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管理體系認證、FSSC22000食品安全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45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ATF16949汽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20000、QC080000、ISO13485、ISO22716、GMP良好操作規范認證、FSC森林COC產銷鏈體系認證、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GRS**回收標志認證、GOTS、OCS、RCS、CE認證、BSCI社會責任驗廠、SEDEX、WRAP、SA8000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認證、安全生產標準化、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生產許可證SC辦理、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服務管理體系認證、3A信用評級辦理、環境標志“十環”認證、綠色工廠認證、體系內審員培訓等。 2、管理培訓:管理自我(以客戶為中心、情緒管理、執行力、個人行為特征、自我認知),管理業務(設備管理、現場管理、質量管理、采購管理、大客戶管理、項目管理、精益管理),管理他人(MTP中高層管理能力提升、目標與計劃管理、以經營為導向的績效、團隊管理、沖突管理、下屬)等。 3、管理咨詢:組織架構梳理及人才、力測評與發展服務、培訓管理體系搭建、企業文化梳理與落地等。 您有任何疑問,請隨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