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市天龍木船制造有限公司位于興化市竹泓鎮,竹泓鎮地處蘇中里下河地區,原名“竹橫港”, 是個千年古鎮。本公司以祖輩*特的制作工藝專業生產“天龍”木船,“天龍”木船外形古樸典雅、美觀大方,輕巧靈敏而又堅固耐用,以老齡杉木為主要原料,此杉木材質結實、有恝性,輔以鐵釘、麻絲、石灰、桐油等,所造之船吃水淺、浮力大,能載重。木船制作從選料備料到斷料、配料、破板、分板、拼板、投船、打麻、油船等有十多道工序,均為手工操作,工藝相當復雜,工序多,工藝難度大,普通木工匠人難以熟練撐握,此木船制作工藝已于2007年3月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公司主要產品有:大型旅游觀光機動船、畫舫船、桅桿篷布纖夫船、竹簾竹席搖櫓觀光船、烏篷船、休閑釣魚小劃船、魚鷹船、歐式木船、道具船、保潔船等。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漁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景區、觀光旅游等領域,遍布全國十多個省、市,并有300多條已銷住日本、韓國、荷蘭、德國、新西蘭等西歐國家。 ????優質的售后服務,以客戶角度考慮使本公司在社會上**了良好的聲譽,受到客戶的一致**。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中間銷售環節,追求卓越、真誠奉獻高品質和完善的服務,努力打造優質品牌,熱忱歡迎廣大客戶來電、來函洽談業務,攜手合作、共創輝煌。 ????竹泓鎮地處江淮之間蘇中里下河地區興化市中腹部,歷史上水災頻繁,尤其是每逢雨澇,四水投塘,加之下游河道淺窄,澇水宣泄不暢,常常是陸路不通,即便是平常時候也是無舟不成行。因此,木船成了老百姓生產生活的*工具。 ????于是地處得天*厚的蘇中里下河地區,勤勞和智慧興化勞動人民,創造了農耕文化的重要分支-船文化,它廣泛滲透于水鄉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并貫穿于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之中。 ????竹泓木船制作工藝是船文化延續發展的直接表現形式。據傳起源于宋代早期,由于鎮境內河湖縱橫交錯,地勢低洼不平,是**的“鍋底洼”,無船難行。因生產生活的需要,該鎮上先后出現了制作沿海捕撈漁船為主的手工作坊,長期制作拉網船、海溜子等木船,由此而形成了*特的木船制作工藝,在歷史流傳下來。明朝以來,主要以制作農用船和內河捕撈漁船為主。另據史料記載,興化早在宋代即設有2塘、7鋪,作為官府文件的機構,元、明兩代相沿不輟,清初塘、鋪俱廢,公文改以船遞。清末,竹泓工匠們參與制作了大批木帆船供定期、定線往來與縣城和各鄉鎮之間載運旅客,捎帶貨物、郵件,每船載客10-30人,一般風雨不間,謂之“幫船”。 清朝末年至近代,是竹泓木船制作的成熟、興盛期,全鎮有造船作坊二十多戶,以周、鄭、陳、王、馮、崔、李等幾大姓為主,所造木船用途已拓展至交通、商業、郵運等領域,并建立了專門行業組織“森福會”,從事純手工生產農用、漁用、商用及其它特殊用途的木船。*前,縣境內有幫船100余艘,貨運木船1500多艘,用于農業生產及漁業捕撈的大小木船較是不計其數。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竹泓的工匠們在傳承這項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創新,技藝較加精良,并有了新的發展。一些工匠還把這項工藝延伸至制造水泥船、鋼質船、玻璃船生產上,并**較好發展,其中該鎮的玻璃鋼廠已成為國家交通部船舶生產**企業。? ????目前,全鎮專業從事木船生產的木工匠人不足70人,50余戶,年產各類小木船近4000條。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漁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景區、觀光旅游等領域,遍布全國十多個省、市,并有300多條已銷住日本、荷蘭、德國等西歐國家。? ????2007年3月,竹泓木船制作工藝被列為江蘇省人民**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