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燕都環境藝術有限公司(原易縣社會福利工藝品廠,易縣燕都銅雕藝術文化有限公司)始建于一九九六年,是國內銅雕產業的企業,河北省銅雕廠家,主營大型鍛銅浮雕、銅雕佛像制作、城市雕塑、酒店銅裝飾等銅雕環境藝術工程?!把喽笺~雕”為河北省注冊商標。是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理事單位,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雕塑藝術研究院合作單位,河北省文化產業基地,保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傳承單位。燕都銅雕植根于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縣——易縣,藝術淵源始于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燕下都遺址的戰國銅人、大銅鋪首銜環等“國寶”級產物,為銅雕藝術的絕世珍品。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西陵在易縣肇建,從當地招募銅活幫造,宮廷銅雕技藝開始在易縣傳播,并與燕都銅雕相融合,形成了具有風格的易縣銅雕鍛刻藝術。公司所在地源泉村因靠近陵區,從事銅雕鍛刻者較多,至民國初年,源泉村的銅雕鍛刻產品已遍布國內,清晰可考的傳承譜系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間,已歷時170多年。1976年,*三代傳人牛增錄參加了紀念堂大字制作鎏金工程。燕都銅雕由非物質文化遺產——易縣銅雕鍛刻技藝項目傳承人劉桂軍創建。公司下設三個工程部,現有員工300多人,擁有60多人的技術團隊,其中**注冊工藝美術大師3名、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6名、河北省民間美術家10名、環境藝術師8名。過硬的技術團隊使銅雕鍛刻傳統技藝得到較好的傳承與發展,燕都銅雕的鍛刻作品以金、銀、銅等貴重金屬制作,融合了古典美學思想與現代藝術思維,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吉祥寓意,深受廣大客戶的青睞。公司成立至今,完成了國內外上百項大型工程,**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代表性工程有福建16米毗盧遮那銅像,錦州16.9米貼金三面觀音雕塑,齊齊哈爾15.3米萬福鼎,山東蔬菜博物館銅浮雕,寶雞青銅博物館整個幕墻銅浮雕工程、內蒙古烏拉特后旗高69米的陽山佛像鍛造制作工程。白洋淀景區33米鍛銅銅雕三面觀音獲中國環境藝術獎。